中缅管道米坦格河穿越工程施工纪实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0/24   点击:7946次

2010年6月3日10时28分,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和缅甸联邦政府总理登盛同时触摸标志中缅油气管道开工的电子球。与此同时,位于缅甸米坦格河河畔的管道施工现场机器轰鸣、焊花飞溅,中缅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米坦格河跨越工程由管道五公司承建,这是中缅管道重要的控制性工程。2011年4月3日,集团公司总经理蒋洁敏在中缅管道施工现场检查时,走上第一榀桁架平台,肯定了五公司施工质量好,现场施工规范,安全措施到位。他在现场作重要讲话:跨越工程是中缅油气管道的重点工程和控制性工程,能否顺利完成决定着整个工程的成败;要牢固树立“环境优先、安全第一、质量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并将其贯彻落实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2011年4月23日,米坦格河跨越第一榀钢桁架吊装就位至发送架;6月5日,第三榀钢桁架成功就位,标志着中缅管道项目第一个重点工程——米坦格河跨越工程顺利完工。五公司在建党九十周年之际向国家交上了一份合格的答卷,在管道建设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精细管理 打造优质工程
中缅油气管道作为我国四大能源战略通道之一,其战略地位、政治经济意义非同一般。开工之前,五公司领导班子经过严格筛选,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交给了曾参建中国首条LNG管道、陕京三线等重点工程的第三工程处。这样一支能征善战、敢于攻坚啃硬的施工队伍,为保证优质高效施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筹备开工,2010年春节刚过,五公司就以第三工程处为主组建了项目部,并派出20余名管理和技术人员到缅甸对中缅油气管道的走向进行全程勘踏,首先就中缅管道控制性工程——米坦格河穿越工程进行施工准备。6月30日,第三工程处CPP-H20机组率先打火开焊,拉开了中缅管道建设的序幕。
项目部首先确立了安全、优质、高效的工程施工最高目标。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他们狠抓质量管理,严格要求和检查,按照设计和规范进行施工。当地属亚热带气候,空气潮湿,在实际施工中,焊接除完全按照焊接规程操作、焊条按照规范烘干外,焊接后还要注意及时将焊条放入焊条筒并盖好盖子,参建员工以每一个细节保证焊接质量。组装的时候,质检员逐项进行复检,特别是严格监控喷砂除锈等隐蔽工序的质量,以确保整个工程质量。
米坦格河跨越工程开工时,缅甸正处于40多摄氏度的高温天气,为确保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项目部参建员工冒着酷暑,克服困难,精益求精,反复校验每一个尺寸,仔细焊接每一道焊缝。由于是首次组装如此大型的桁架,因此在组对第一榀桁架时,大家干得并不熟练。工期紧、任务重,项目部及时组织参建员工讨论,形成了共识:只有向自己要时间、要质量。
思想对了路,干活才有劲头。之后,在米坦格河跨越工程的工地上总是出现这样的情景:每天下班收工了,却没有一个人离开工作岗位。当现场负责人叫大家下班时,员工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干完手头这点活我再休息。终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米坦格河跨越工程优质如期完成。在联合验收时,工程所有检验的尺寸均符合国家规范,得到了业主和监理的一致好评。
多措并举 确保安全工程
米坦格河跨越工程设计范围内桁架水平长度为464米,其中跨越段245米,一般线路段219米,跨越施工宽度约195米。施工采用三跨简支桁架梁结构,原油和天然气管道并排布置于桁架下弦平面上。由于该工程属吊装作业,交叉作业非常多,当地依托条件又差,没有大型吊车,造成了施工方案复杂、技措量大,安全工作尤显重要。
项目部领导明白越是在困难重重的时候,越要保持清醒,越要固牢安全根基。项目部要求员工严格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在利用桅杆吊装桁架时,严格检查卷扬机的刹车抱带,确定是否灵敏;检查滑轮组是否有跑槽现象;检查钢丝绳是否有出汗、断丝、断股情况;检查地锚基础有无变形、破损、位移;检查吊装桅杆是否有变形、脱焊情况,以及活动绞支座销轴是否稳固等。特别是在钢桁架吊装就位时,项目部充分利用当地有限的施工资源,多方论证、反复优化施工方案,并对方案进行了技术和安全联合审查。每榀钢桁架长度为63.8米,自重60吨。为确保安全,项目部在施工中利用桅杆系统,先将钢桁架吊装至发送架,然后通过滑轮组将钢桁架牵引到跨越基础墩顶面,确保了吊装作业一次成功。
在日常工作中,项目部要求机组长每天早上对当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识别,安全员及现场相关管理人员在吊装作业中要全程监护,并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及相关隐患进行研究和排除,以确保施工中绝对不出现任何安全事故。同时,项目部注重对参建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国际事业部出国人员安全培训、机组长安全知识讲座、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事故预防基本知识、管道施工现场安全、习惯性违章作业分析、安全环保管理制度与责任等。项目部参建员工做到了“严格安全、我要安全”,克服了雨季、高温、高难度施工等重重困难,确保了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以人为本 建设环保工程
自米坦格河穿越工程开工以来,项目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注意保护周边环境,全力建设环保工程。他们一方面加强环保宣传,规范施工作业;一方面最大限度地确保施工作业周边地区的河流和植被不被破坏。
工程施工地点位于米坦格河河畔,主要工作在河流两岸进行。米坦格河是当地居民的饮用水源,一旦污染将引起不良的国际影响。因此项目部尤其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在施工中特别注意保护河水不受污染。
为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工程开工前,项目部组织员工进行身体检查,为每名员工建立健康档案,并在开工前针对施工工地的自然环境、作业情况及地方病,对员工进行健康知识培训,使员工学会自我健康保护。
在缅甸酷热的环境中,为保证参建员工身体健康,项目部精心安排每日饮食:中午,有专人为大家送去绿豆汤和西瓜,并有补充钾钠盐的饮料供大家饮用,确保每天在大量出汗的情况下及时补充水分和盐分;配备完善的医疗设施,制定员工健康安全措施,派驻专门的医务人员,为员工发放防暑、防蚊虫叮咬药水和防毒器具。
施工中,参建员工格外注意在征地范围外开山取石、取土、弃土时,不砍伐树木,走路绕开庄稼,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当地水土固化和植被不被破坏。项目部在施工前还注重对员工进行环境保护培训,如预防油气泄漏和控制,减轻施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排除现场一切可能造成污染河水的隐患。
施工中,项目部努力实现清洁生产,保护自然与生态环境,杜绝发生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项目部还在施工现场设置了4个垃圾桶,所有的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必须分焊条或焊丝头、废收缩套、砂轮片、包装及生活垃圾等类别,分置不同的垃圾桶,每天定时清理出现场,并按规定进行处理,维护了公司的国际形象。
诚信发展 共铸友谊工程
中缅两国是友好邻邦,当年陈毅元帅赞美中缅友谊“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
五公司承建中缅管道米坦格河跨越工程以来,始终坚持“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平等有序推进工程建设的同时,树立了诚信、负责任的中国石油管道人的国际形象。
缅甸是佛教国家,项目部参建员工在与村民接触中,尊重他们的宗教信仰和民族习惯。为避免施工作业对周围居民正常生活的影响,项目部主动联系村民和管理部门,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在征地过程中,项目部配合当地政府及时测量、迅速赔款,将款项足额及时交到当地居民手中。
工程建设中,项目部尽可能地使用当地的原材料和设备。项目部还招聘了当地一些村民作为临时用工在工地上干些零活,促进了当地居民就业。同时,他们还注重对这些临时用工的培训,为当地培养技术硬、能力强、素质高的管道施工人才起到了积极作用。
今年3月,缅甸东北部发生7.2级地震,项目部积极了解当地村民的震后生活,努力帮助村民重建美好家园。
中国石油管道人凭借坚强意志、奉献精神、务实态度和科学管理,努力建设中国能源大动脉,一步步加深中缅人民的友谊。

方芳 沈毅芹

 

点击浏览下一页

 

点击浏览下一页

 

 

 

CopyRight(C)2011-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备11005369号-1 版权所有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环城南路379号 公司电话:13888623597 公司传真:13888623597
网站建设
技术支持:昆明天度网络公司

滇公网安备 53012402000128号